走遍杭州:找寻25种“杭州味道”

楼主

能源战略研究院 [离线]

1★☆☆☆☆

发帖数:59 积分1058
1楼

18. 笋干老鸭煲 耐悠悠的鸭  张生记(双菱店)分店  地址:江干区双菱路77号  张生记从一家小得转身都觉困难的小店发展到现在的连锁大酒店,立下汗马功劳的要数其招牌菜笋干老鸭煲了。彼时张生记售价28元的老鸭煲还曾是杭州餐饮的一个标志。从那时起,老百姓都可以趾高气扬地走到装修豪华的大餐馆去,不再担心钱包是否丰满。  锅是硕大的砂锅,和鼎沸的人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刚刚下炉的老鸭煲一锅乳白色的汤,不温不火。这就是杭州人说的阅尽沧桑的老江湖,锋芒尽收,不卑不亢。慢慢的,几缕气泡从锅底浮上来,是他厚厚包裹之下尚未完全消退的激情。这时,服务员会上来,用筷子戳一戳鸭子胸口的那块骨头,一筷子下去,整只完整的鸭子便全身摊开,温和、酥软。先吃鸭肉,火腿和笋干的咸鲜在肉里若隐若现,回味无穷。等吃得差不多时,可以叫服务员,把砂锅送回厨房,放些许青菜,放面条,就是一道主食,另一道杭州民间名菜笋干老鸭面就是这么来的。汤醇厚,面劲道,面汤喝下去很乐胃。  据说鼎盛时期的张生记有家老鸭房,放着几百个煤炉,请五个人看火,每天早上6时开始煲,煲上四五小时,鸭汤称为“不可停汤”,即不停火地煲,即使卖不完倒掉也要不停地煲。老鸭煲就是火候菜,在家小火慢炖,功夫下去了,滋味就出来了。



2015/2/9 9:49:25

竹篱 [离线]

1★☆☆☆☆

发帖数:140 积分1079
2楼

19. 葱包烩儿 小巷奇葩  据说最初卖葱包脍儿的,只是卖油条者想将早市的存货全卖出去。油条也怪,冷了软了就不招人食欲,一回了油锅,又硬得“僵死”,杭州人对屡教不改者称“老油条”也是这个理。只有裹进春饼一烤,才又现出了原来的松软。  葱包脍儿是小巷奇葩,走上过申遗之路,也连带着走红过几位葱包脍儿名人。比如一位贾阿姨,嫌铁板压葱包桧儿使劲费力,换上一把电熨斗做葱包桧儿,来回一压,煎扁煎透,服服帖帖。  要葱包脍儿好吃,第一是等,第二是看。看大妈把鼓着的油条压泄了气,包着的春卷皮儿裹紧了卷个小边,截成长段儿的青葱一夹进去就“嘶哩嘶哩”地冒着香味儿。咬开春卷皮儿,小葱的芳香与辛辣,寒风中也会使你打出重重的喷嚏,通气。所以,吃葱包脍儿,时令应是冬季,案上有酱碗两只:红的辣酱,褐的甜酱,尚未走近,烤香与酱色早已招惹了你。  20. 一品鱼头皇 鱼头有云  山外山菜馆(玉泉路店)分店  地址:西湖区玉泉路8号植物园北门内  千岛湖生态环境得天独厚,有“天下第一秀水”之称。秀水养出的有机鲢鳙鱼鱼肉坚实有韧性,鱼汤清澈没有土腥气。每天千岛湖上撒下巨网,鱼儿们来不及撞伤自己的鳞片,已经成了厨师案板上的好材料。  鱼头在杭州红过好一阵子,后来,慢慢热潮退了烧,只有山外山的精品鱼头皇依旧拥趸者众。懂吃的食客一来,目标直指鱼头浓汤,鱼头鲜嫩,汤色浓白,汤里配料满满当当。一掀锅盖,奶白的鱼汤裹着大团大团的鱼肉起伏翻滚,火腿片和碧绿的小青菜点缀其中,扑鼻的香气立刻把我们包围。鱼云白乎乎软绵绵,夹在筷子上颤颤巍巍,放到嘴里醇厚软滑;鱼脑洁白松软滑嫩,舀一瓢羹放到嘴边,一吸而入,不用嚼任其顺喉而下,直把喉管当作滑梯;鱼头皮肉软嫩细滑,鳍根肉鲜嫩肥腴,而且毫无油腻之感。直到吃得弯不下腰,还可以盛满



签名档

我爱大自然,其次爱历史

2015/2/9 13:42:36
返回本版
131...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
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

快速回复楼主